走低碳发展之路 建设“美丽四川”

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  点击:8129  来源:四川拓展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

  4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四川省实施方案》,由环境保护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州)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这一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从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还是从民生角度看,《方案》的出台将令各方均受益匪浅。

  踏上绿色低碳发展路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属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做好省内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此前,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四川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着力优化结构,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财政收入、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的增长上。即“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发展方向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从而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从目前情况看,水污染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工业废水排放。省政府提出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即表明要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水污染的防治;同样,水污染也会影响到所在区域的整体形象,不利于区域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因此,水污染治理和经济方式转变是相辅相成的。”成都本地一位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助力“多点多级”战略

  今年初,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次级突破”和“多点多级支撑”战略举措,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制定着力次级突破的规划,指导生产总值在千亿元平台的市州制定加快追赶跨越的实施方案,力求重点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初见成效。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这点看,长江主干流经的宜宾、泸州利用其特有的地理优势,发展迅速。“无论是发展港口经济还是白酒经济,都离不开水资源,特别是白酒行业,对所用水的质量要求很高,但同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所以要形成一种循环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水污染的治理对各区域多点多级发展战略较为重要。”

  据悉,《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到县级人民政府及相关企业和单位,每年要制定具体年度实施计划,加强对治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环境执法,注重先进治理技术的研发推广,实施环境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确保《方案》目标如期实现。

  实现“美丽四川”目标

  《方案》指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入河总量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 2010年削减7.0%,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削减8.6%;水功能区达标率进一步提高,—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70%,劣类水质断面比例不超过6.5%,跨界断面、重点控制单元控制断面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水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水污染事件给民生用水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2002年国土资源部进行了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其主干流经的省内城市包括宜宾、泸州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等多条支流贯穿省内,《方案》的出台,对建设“生态四川”、“美丽四川”战略目标任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