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市场命数不定 第二代碳市场成型

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  点击:6047  来源:四川拓展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

  尽管全球已有碳市场价格遭遇“滑铁卢”,但一些国家以及国家内部区域性的碳市场正在兴起。

  从中国7省市到美国加州,从南非到澳大利亚,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20个地区级新的碳定价机制正在崛起,这再次说明碳定价机制在气候变化政策制定者心中的地位。

  2013年5月底,世界银行再度推出了一份关于全球碳市场的报告,总结了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势头以及对其未来的预期。

  这份报告由世界银行碳金融项目组组长亚历山大·科索伊(以下简称科索伊)带头分析研究。

  科索伊认为这些正在崛起的碳定价机制对于全球的减排工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目前已经建立碳定价机制的国家或地区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大约为100亿吨,占到全球排放的21%。中国、巴西、智利以及其他国家都正式开始实施其碳定价机制,那么这将囊括全球24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几乎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会受到价格的控制。

  这些在建的碳定价机制被世界银行称为第二代碳市场。

  在建设第二代碳市场过程中,国际碳市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中,第二代碳市场究竟将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科索伊在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认为第二代碳市场将为全球碳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

  “一方面弥补国际气候谈判带来的空隙,另一方面存在全球碳市场连接的可能性。”科索伊表示。

  2015年前国际碳市场或持续不振

  记者:国际碳市场正在经历“煎熬”。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有关碳市场的报告指出,碳信用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应该如何处理这一不平衡?

  科索伊:事实上,国际碳信用的需求和供应的不平衡并不让我吃惊。实际上早在四年前世界银行就已经警告过人们国际碳市场存在这样的风险。

  有了这样的不平衡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清晰地证明国际碳市场并不存在机制问题。这种在《京都议定书》之下产生的灵活机制被证明为是一种低成本的减排手段,这一机制从2005年生效以来,发行了超过20亿的碳信用。造成供需之间不平衡主要原因为需求不足,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是:更多的国家设定更加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这样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新低碳投资的动力。

  记者:近些年,国际碳市场的效果如何?是否真正帮助了国家向低碳转型?

  科索伊:在国际碳市场的促进下,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一系列减排成效,并且为政策制定者、国家公共和私营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截至2011年,超过24亿吨的减排指标被购买,这些交易在一级市场上积累的票面价值大约为280亿美金。如果所有潜在的项目都被执行,这些交易背后将有大约1500亿美元的低碳技术投资。

  我们知道碳市场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潜能,如果在UNFCCC之下已经签署了承诺的国家如完全履约,那么会有很多资金流行发展中国家。

  记者:目前,各履约国的减排低雄心以及国际气候谈判的阵痛已是事实。国际碳市场是否还有复苏的可能性?

  科索伊:国内和地区性的碳市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各国对本国的低碳战略以及措施关注度的增加,意味着国际碳市场可能已不再是政策制定者和谈判者的首要任务。而且在全球碳市场方案到位之前,很多国家已提出了合理并且可持续的国家或者区域性的碳市场政策。基于此,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国际碳市场将持续低迷。利益相关者和市场买卖者将不会在2015年之前,得到未来国际碳市场的消息。不过,从一个积极角度的出发,这样的消息将会给予国际碳市场复苏的信心。

  第二代碳市场崛起

  记者:你撰写的关于碳市场的最新报告总结现有的碳市场。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在哪里?

  科索伊:尽管各个碳市场有一些不同点,但是一些共同点可以被归纳出来。事实上,这些碳市场的建立都是基于第一代碳市场的过往经验。第一,实施方面更加灵活和务实,优先考虑政策在国内的认可和支持;第二,他们都允许一定国际碳信用的运用;第三制定保证碳定价稳定的机制,用以防止价格过低或过高。

  记者:中国正在进行碳市场试点工作。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考虑其他金融工具的引入?

  科索伊:事实上,国际碳市场获利于各大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因为他们提升了对碳市场的关注度、发展了减排风险控制管理和对冲工具以及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与此同时,为设计一个更加健康和长效持续的碳市场,国家将必须同时考虑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者的条件。因此,中国需要吸纳适合本国自身战略的国际经验。

  记者:根据你的分析,未来碳市场将会由不同国家或区域的碳市场交织而成。为什么你认为国内或者区域性的碳定价机制可能给未来碳市场带来希望?

  科索伊:事实上,国内碳市场的建设需要先被各行业代表接受和批准,这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过程,因为这可以进而支持可持续的政治进程,以确保国内和国际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实施。所以,我认为不同的国内碳市场的发展是一种积极行动。

  另一方面,第二代碳市场可以吸取第一代碳市场的经验,新的规则将提高灵活性和稳健性。因此,未来碳市场嫁接的可能性就提高了。如欧盟碳市场与澳大利亚碳市场的对接;美国加州碳市场与加拿大魁北克碳市场的对接等。